20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生产精酿啤酒如何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是某些精酿啤酒酿制的常用方法,今天555000a线路检测中心的小编就为您具体介绍一下啤酒厂设备生产精酿啤酒时,如何进行二次发酵吧。
在20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中实施二次发酵(又称后发酵或瓶内/罐内熟成),需通过工艺设计、设备适配和风味调控实现啤酒风味复杂度与稳定性的提升。以下为技术实施方案及关键控制点:
一、二次发酵的工艺定位与目标
核心作用
风味强化:通过酵母代谢产生酯类、酚类等风味物质(如乙酸异戊酯的香蕉香、4-乙烯基愈创木酚的丁香香)。
自然碳化:酵母发酵生成CO₂,形成细腻气泡,提升口感。
稳定性提升:酵母沉降吸附杂质,延长啤酒保质期。
适用场景
比利时小麦啤酒:需突出酚类风味(如4-VG)。
德式小麦啤酒:强化香蕉酯香(如乙酸异戊酯)。
野菌艾尔:通过混合发酵产生酸味与复杂香气。
二、二次发酵的工艺流程设计
1. 主发酵后处理
冷贮终止发酵:主发酵结束后(糖度降至4-5°P),将啤酒降温至0-4℃冷贮24-48小时,促使酵母沉降。
残糖控制:通过主发酵温度(如18-20℃)与酵母菌种(如S-04、WLP300)选择,保留2-3°P残糖作为二次发酵底物。
2. 二次发酵启动条件
酵母接种量:
瓶内发酵:每升啤酒添加0.5-1克活性干酵母(如CBC-1、FermoBrew)。
罐内发酵:按总体积0.1%-0.2%添加酵母泥,确保菌体活力≥80%。
温度控制:
艾尔型啤酒:18-22℃,促进酯类生成。
拉格型啤酒:8-12℃,减少高级醇产生。
氧气管理:
瓶内发酵:灌装前通入微量氧气(0.5-1mg/L),激活酵母代谢。
罐内发酵:密闭系统通入CO₂背压(0.1-0.2MPa),避免氧化。
3. 发酵过程监控
压力控制:
瓶内发酵:使用带泄压阀的瓶盖,维持压力0.8-1.2bar,防止爆瓶。
罐内发酵:通过压力传感器实时调节CO₂排放量,保持罐内压力稳定。
糖度与pH跟踪:
每日检测糖度(降至2°P以下终止发酵)。
pH值下降至3.8-4.2时,提示发酵接近完成。
风味物质检测:
气相色谱法分析酯类(如乙酸乙酯、乙酸异戊酯)与高级醇(如异戊醇)含量,确保风味平衡。
三、设备适配与操作优化
1. 发酵罐改造
压力评级提升:将原发酵罐压力等级从0.3MPa升级至0.5MPa,适配二次发酵压力需求。
温控系统升级:安装双段式温控装置,实现主发酵(18-22℃)与后熟(0-4℃)无缝切换。
取样口优化:在罐体底部增设取样阀,便于定期检测酵母沉降量与糖度。
2. 灌装线调整
瓶内发酵灌装:
使用等压灌装机,避免泡沫溢出。
添加糖浆(如葡萄糖浆)作为二次发酵底物,用量1-2克/升。
罐内发酵灌装:
灌装前通入CO₂置换氧气,残留氧含量≤50ppb。
采用无菌灌装技术,防止杂菌污染。
四、风味调控技术
1. 酵母菌种选择
酯香型:WLP300(比利时小麦酵母)、S-04(英式艾尔酵母),产生乙酸异戊酯。
酚香型:WLP565(赛松酵母)、WLP570(比利时金色艾尔酵母),生成4-VG。
混合发酵:主发酵用艾尔酵母,二次发酵添加野菌(如布雷特酵母),增加复杂度。
2. 辅料添加策略
水果/香料:在二次发酵中期(糖度降至3°P时)添加,如橙皮(5克/百升)、香菜籽(2克/百升)。
木桶陈酿:将二次发酵啤酒转入橡木桶,吸收单宁与香草风味,陈酿时间3-6个月。
五、质量安全控制
1. 微生物风险防控
酵母纯种培养:使用商业酵母,避免野生酵母污染。
发酵环境消毒:二次发酵前对罐体、管道进行臭氧消毒(浓度≥3ppm,作用30分钟)。
杂菌检测:每批次取样检测大肠杆菌、肠球菌等指标,确保未检出。
2. 物理稳定性保障
冷处理:二次发酵结束后,将啤酒降温至-1℃保持48小时,促使蛋白质沉淀。
过滤选择:若需澄清啤酒,采用错流过滤(孔径0.45μm),保留部分酵母维持风味。
重大机遇:预计今年内出台精酿啤酒标准和相关法规,新政策将接轨欧美现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酿啤酒厂灌装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场,精酿啤酒行业将会迎来健康发展的机遇!
555000a线路检测中心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发酵装备制造企业。公司总部位于美丽的泉城济南,生产园区位于山东省德州市三唐工业园,公司始终致力于专业为客户提供包括啤酒、果酒、葡萄酒、白酒、蒸馏酒等领域内的项目咨询、工艺研发、应用化设计、装备制造、工程服务、售后维护等一站式服务,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追求。中酿设备出口美国、加拿大、德国、巴西、澳大利亚、北欧、非洲、南美等多个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