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生产精酿啤酒时如何注意卫生。对于啤酒生产厂家而言,保持啤酒生产环境的卫生无菌是非常重要的,今天555000a线路检测中心的小编就和您具体介绍一下如何保持啤酒酿制环境的卫生吧。
在20吨啤酒厂设备糖化系统生产精酿啤酒时,为确保卫生安全,需从原料管理、设备清洁、操作规范、环境控制及人员管理五个核心环节构建卫生防护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一、原料管理:源头把控,杜绝污染
原料采购与验收
麦芽、啤酒花等原料需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如GB 2715《粮食卫生标准》),禁止使用发霉、变质或受潮的原料。
进口原料需经国境口岸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采购。
原料仓库需保持干燥、通风,地面采用水泥或不透水材料建造,并配备防虫、防鼠、防潮设施。
原料储存与处理
麦芽储藏空间需阻隔潮湿、霉变和虫害,温度控制在0-10℃(如酒花储存要求),避免高温导致原料变质。
原料使用前需检查质量,发现发热、发霉或生虫现象应立即隔离处理,并通过杀菌或杀虫措施消除污染风险。
二、设备清洁:全流程消毒,消除死角
糖化系统清洁
糖化锅、煮沸锅、旋沉槽:每次使用后需用清水冲洗残留麦糟,再用2%-3%的食品级氢氧化钠溶液循环清洗(温度80-90℃),最后用磷酸或柠檬酸中和并冲洗干净。
过滤槽:定期清理滤网和滤板,防止麦糟堵塞导致细菌滋生。
板式换热器:用碱液循环清洗后,需用热水彻底冲洗,避免残留清洗剂影响啤酒风味。
管道与阀门清洁
麦汁输送管道需每周用碱水循环清洗,并用杀菌剂(如过氧化物类)浸泡过夜,确保无菌状态。
阀门、接头等部位需定期拆卸清洗,避免死角积垢,清洗后用75%酒精消毒。
发酵与储存设备清洁
发酵罐:每次使用前需用刷子清洗内壁,再用75%酒精或1%甲醛溶液喷涂消毒,最后用无菌水冲洗。
清酒罐:采用与发酵罐相同的清洁流程,并定期检查放酒口、取样考克等部位的密封性,防止微生物侵入。
三、操作规范:标准化流程,减少人为污染
麦汁制备阶段
糖化工艺控制:严格按温度曲线操作(如浸渍阶段45-50℃、糖化阶段62-68℃),确保酶活性最大化,减少杂菌繁殖机会。
煮沸强度与时间:麦汁煮沸强度需达到8%-12%,时间60-90分钟,彻底杀灭杂菌并稳定麦汁成分。
麦汁冷却:冷却后需立即泵入发酵罐,避免在过滤容器中停留过久导致微生物污染。
发酵与灌装阶段
酵母添加:使用前需低温贮存,并确保酵母母液无染菌风险。回收酵母代数需严格控制,避免污染累积。
灌装环境:灌装车间需保持正压,空气经高效过滤器净化,操作人员需穿戴无菌服、手套和口罩,减少人为污染。
四、环境控制:无菌化生产,阻断外部污染
车间布局与设计
生产区与生活区严格分开,厂房地面采用不渗水材料(如环氧树脂),坡度≥2%以便排水。
墙壁和天花板使用防霉涂料,墙角、地角呈弧形设计,便于冲洗消毒。
空气与水质管理
压缩空气:需经二级过滤(滤芯定期更换),贮罐和管道每半月用蒸汽杀菌30分钟。
酿造用水: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定期检测微生物指标,水处理设备需每周清洗消毒。
废弃物处理
麦根、酒糟等废弃物需及时清理,存放于远离生产区的密闭容器中,避免滋生害虫和细菌。
五、人员管理:培训与监督,强化卫生意识
健康检查与培训
生产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患有痢疾、伤寒等消化道传染病者不得上岗。
定期开展卫生培训,内容涵盖设备清洁、操作规范、个人卫生等,确保员工掌握卫生控制要点。
个人卫生要求
生产人员需穿戴洁净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禁止穿戴个人物品进入车间。
班前、便后需洗手消毒,接触污染物后需重新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重大机遇:预计今年内出台精酿啤酒标准和相关法规,新政策将接轨欧美现行政策,今后小型精酿啤酒厂灌装啤酒可正式走向市场,精酿啤酒行业将会迎来健康发展的机遇!